预检分诊护士: 守护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关口

日期: 2020-03-24   浏览: 5261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最大程度减少患者交叉感染,我院对两大院区出入口进行严格管控,加强预检分诊管理,全方位做好筛查工作。在此期间,我院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预检分诊护士,她们不怕苦,不怕累,用她们的耐心、爱心和热心守护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关口。

职责所在,护士们坚守阵地

从春节假期开始,预检分诊处的护士小姐姐们,每天迎着寒风、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为来院就诊人员测量体温、询问病史、登记资料、扫健康码、发分诊卡、引导分流。她们身着全套防护,每日常常要工作7、8个小时,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更不敢随意走动,生怕漏查了一位病人,甚至常常要遭到患者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尽管如此,她们依然坚持按照医院流程做好预检分诊工作,未曾有一日懈怠。据不完全统计,我院新老院区入口预检分诊处平均每日检测来院人员1000余人,新院区门口预检分诊处平均每日检测来院人员近1000人。

微信图片_20200309100621-1_meitu_1.jpg

状况不断,老护士沉稳应对

有时候,患者没注意看标识,误把入口当出口,这时老护士们的“火眼金睛”,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释引导患者从正确的出口出去。

有时候,新院区门口处会出现个别态度不好的患者,没耐心扫健康码,就把没解锁的手机往预检分诊处一丢,大咧咧的叫护士们自己去扫。这时老护士们就会手把手、一对一的教患者如何录入个人信息,最终完成健康码扫码手续。自健康码开展以来,陈亿护士已经在新院区门口站成了一棵小白杨,每日不厌其烦地教来院患者如何正确使用健康码,虽偶有“漏网之鱼”,但大大缓解了门口预检分诊处护士们的工作压力。

出于无手机,老人机,无流量,无信号等种种原因,不是每位来院患者都能顺利完成健康码扫码手续。这时老护士们又想到一招:在新院门口处加设一张预检分诊桌,大门两边,有码无码各走一边,有码人员出示健康绿码,无码人员填写登记表。实施下来,在节省患者就诊时间方面成效显著。

微信图片_20200311160111-1_meitu_2.jpg

有一次,一位阿婆带着小孙子来到新院入口准备进去,经体温检测,司祚蝶护士建议阿婆带孩子去老院儿科看普通门诊,阿婆不肯,非要进新院,还不耐烦的说:“你们这些护士是怎么回事,我昨天都量过体温了怎么今天又要量?我就是要进去,快让开,我孙子还等着看病呢!”在她的再三询问下,阿婆一开始坚持说孩子没发烧,后来才松口说发过烧,吃过退烧药,今天不烧了才来的。“阿婆,每位入院人员都需要接受体温测量和例行询问,这么做既是保障您和家人的生命健康,也是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疫情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抗疫“战士”,请您理解配合!”最后,在司祚蝶的劝说下,阿婆同意带孙子去发热门诊接受治疗。

“要问我每天接触这么多人,回家敢不敢抱孩子,我孩子还小,那肯定是不敢的。”陈小霞护士如今想起那段疫情最严重的日子,只剩下淡然一笑了,“感谢王琼丽副护长每天组织我们预检分诊的护士学习最新疫情防护知识,也感谢家里人支持我的工作,我现在回到家,都会先把全身消毒了,洗过手才敢靠近家人。”陈小霞并不后悔做这份预检分诊工作,“我是老护士了,经验比较丰富,我不做谁做。”

门诊部副护长王琼丽提醒大家,目前来院患者存在个别现象:一人生病,全家陪同。拖家带口来医院看病实际是加大了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对疫情防控工作十分不利。针对这个情况,预检分诊的护士们已在不断对来院患者科普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与此同时,她呼吁在疫情期间,请患者来院时尽量选择一人陪同或独自就医,让身体健康的家人们待在家里尽量不出门才是对他们最大的保护。

温暖人心,小护士活力满格

张小发是一位“90后”小护士,在她值班预检分诊时,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和来院的患者们打招呼问好,虽然测体温的时间短暂到来不及唠嗑家长里短,但还可以问问吃了没这样的民生大事——“早!阿姨吃早了吗?要记得吃早餐啊。”“护士麦也要多吃点,太瘦啦。”“哈哈,体温正常,请进吧。”……诸如此类的充满人情味的对话每天时有发生,在温暖来院患者的同时,何尝不是她自己的工作动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