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1-11 浏览: 7893
最近,骨伤科莫南文主任专家门诊接诊到一位特殊的病人。
几位病人家属用平车推着一位老奶奶进了莫主任的诊室,“莫主任,你快给我看看,半个月前不知道怎么的就突然出现腰背疼痛,痛的越来越重,去了好几家医院检查、治疗也没见好转,现在只能躺在床上,不能翻身,不能坐起,不能下地走路,一动就痛得不得了,吃饭睡觉都比以前差了很多,您给看看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减轻痛苦?”平车上的老奶奶焦急的向莫主任诉说着自己的病情。
莫主任详细的询问病史、仔细的查体后,初步考虑为: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他随即给老奶奶开具了核磁共振检查,检查结果回报进一步证实了莫主任的诊断,并收治至骨伤科住院治疗。
考虑到病人年龄较大,长时间卧床易出现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且老年病人骨质疏松、骨折再生长能力较差。骨伤科医疗团队为老人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经完善相关检查后,决定给老奶奶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以下简称PKP)
手术顺利完成。
老人术后第一天,在莫主任的术后康复指导下便可在床上随意翻身、床边坐立、下地独立负重行走。
老奶奶重新站起的那一刻,笑着对莫主任说:“这手术太神奇了,你们让我又可以重新站起来了,谢谢你们”。
截至今日,由琼海市中医院骨伤科莫南文主任发起的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以下简称PKP)已经成功治愈了三位老人,让这三位老人摆脱了长期饱受骨折病痛折磨、重新站了起来。
PKP技术作为脊柱外科学的一门新兴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方便及安全等特点和即刻止痛、稳定脊柱和改善患者功能等特点,能有效缓解椎体溶骨性转移瘤、血管瘤、多发性骨髓瘤以及骨质疏松塌陷所致疼痛,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PKP的治疗优势在于:
创伤小、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止痛效果确切,有效恢复重建椎体高度,减少后凸畸形,减少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PKP适应症:
1、具有疼痛症状的原发或继发性的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2、有症状的椎体血管瘤;椎体浆细胞瘤、椎体骨髓瘤或淋巴瘤、溶骨性椎体转移瘤等。
3、姑息性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
案例一:
老人王女士,80岁,在家中滑倒摔伤致腰背部疼痛伴活动受限,送至我院门诊就诊,收入骨伤科。经过一系列相关检查,诊断:T12、L1椎体压缩、爆裂性骨折,腰椎管狭窄。经过老人及其家属同意,骨伤科医疗团队为老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2016年11月11日送手术室,在局麻下行T12、L1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顺利完成。老人术后症状消失,第一天可床上随意翻身、坐立、下地负重独立行走。术后观察一周,于2016年11月19日康复出院。

案例二:
老人王女士,82岁,在家中滑倒摔伤致腰背部疼痛,伴腰部活动受限,遂至我院门诊就诊,由门诊拟“T12、L1椎体压缩性骨折”收入骨伤科。经过一系列相关检查,诊断:T12、L1椎体压缩性骨折,右股骨粗隆间陈旧性骨折,脑梗塞后遗症期,高脂血症。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经骨伤科团队为其制定手术方案,于2016年11月29日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T12椎体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老人术后当天下午骨折部位已无疼痛,已可床旁坐立及下地独自负重行走。于2016年12月2日(术后第三天)办理出院。

案例三:
老人周女士,82岁,因“反复腰痛10余年,复发加重5天”由门诊以“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收入骨伤科。经过一系列相关检查,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腰椎骨性关节炎,重度骨质疏松,T11椎体压缩性骨折,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左眼翼状胬肉。经骨伤科团队为其制定手术方案,于2016年11月29日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T11椎体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顺利。老人术后当天下午可床旁坐立,独自站立行走,胸腰部无疼痛。于2016年12月2日(术后第三天)办理出院。

术后手术切口长度为0.7厘米,术后无需缝合,无需拆线。真正的微创手术。术后第一天可床上坐立,下地行走自如。患者腰背骨折疼痛症状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
存在哪些症状的患者不能行PKP术:
1、严重心肺疾的患者
2、有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
3、椎体严重压缩无法放置导针的患者
4、术前行CT检查以明确椎体后壁不完整的患者
5、骨髓炎或全身感染存在的患者